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夜寄微之》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当时白居易在长安任职,而其友人微之则远在江南。
  • 创作动机:除夕之夜,白居易与友人微之共同经历了生活的困苦和荣华,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时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1. 诗词原文
  • 第一段:“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这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白发和未竟的事业,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 第二段:“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此联表达了两人共同怀念昔日盛世繁华时期的情景,以及共同感慨分别后各自在江南度过除夕之夜的孤独和寂寞。
  • 第三段:“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这句诗描绘了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思念,以及对复杂世事中经历的波折和历练的认识。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如“家山泉石寻常忆”,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 寓意深刻: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述,更蕴含了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除夜寄微之》不仅是白居易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也是他对友情和生活哲理的深刻体现。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