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注释:
除夜寄微之:在除夕之夜给朋友写信,寄托新年的祝福和对友人的期望。
鬓毛不觉白毵毵:我的鬓发不知不觉间已变得苍白了。
一事无成百不堪:一件事情没有做成,就感到一切都无法忍受。
共惜盛时辞阙下:我们共同珍惜着美好的时光,告别皇宫(指离开朝廷)。
同嗟除夜在江南:我们都为除夕之夜在江南而叹息。
家山泉石寻常忆:家乡的山水景色常常在心中浮现。
世路风波子细谙:世间的道路和风波都让我更加清楚。
老校于君合先退:你年纪大了,应该先退下来休息。
明年半百又加三:明年我就要满五十岁了,再增加三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他的好友白居易的。元稹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是在除夕之夜写给白居易的,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首句“鬓毛不觉白毵毵”,描绘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的头发已经变得苍白,但是他自己却并没有察觉。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第二句“一事无成百不堪”,诗人感叹自己一事无成,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心情无疑是非常沉重的。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第三句“共惜盛时辞阙下”,诗人和白居易都珍惜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他们告别皇宫(指离开朝廷),表达了他们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同嗟除夜在江南”,他们一起为除夕之夜在江南而叹息,这种情绪无疑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无奈。
第五句“家山泉石寻常忆”,诗人常常怀念着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山水景色常常在他心中浮现,这体现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第六句“世路风波子细谙”,诗人对世间的道路和风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可能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最后一句“老校于君合先退”,诗人劝诫白居易年纪大了,应该先退下来休息,这既是对老朋友的关心,也可能含有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许。
这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