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刘和州戏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七言绝句,模仿了《离骚》的诗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时,应刘和州之邀所作的。当时朝政腐败,诗人在朝屡遭压抑,内心十分痛苦。这首诗或多或少是其内心写照。
  2. 艺术特点:白居易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自我才华的不羁表达。在艺术构思上,他不仅通过种梅这个动作传达了自己的志向,还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3. 思想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种植梅树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在政治失意中的苦闷与无奈情绪。
  4. 文学价值:《酬刘和州戏赠》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显示了他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5. 社会影响:该诗因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而广受赞誉。它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后世被多次传颂和研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酬刘和州戏赠》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白居易文学成就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人心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