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注释:

酬:酬答,答谢。

刘和州:指刘禹锡,曾任和州刺史。

苏台:古地名,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两地:指刘禹锡和白居易分别任和州刺史的两处地方。

褰帷:拉开帷帐,比喻离开家乡。

景行:美好的德行或行为。

赏析:

《酬刘和州戏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酬答诗,表达了作者对刘禹锡的赞赏之情。

第一句“钱唐山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以山水相连为背景,描绘了两地风光的美丽景色。这里的“钱唐山”指的是钱塘江的南岸,而“苏台”则是苏州的别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两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

第二句“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则转而从政治和风情两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自信。这里的“政事”指的是治理国家的能力,而“风情”则是指个人的修养和品质。这两句诗表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可能不如刘禹锡那样出色,但在个人修养和品质方面却有着过人之处。

第三、四句“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则是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这里的“双蛾”指的是女子的眉毛,而“解佩”则是指解开佩饰,表示离别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离别之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刘禹锡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一句“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则是以刘禹锡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这里的“刘郎”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刘向,他曾经因为才华出众而被朝廷重用,后来却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到天台山。这两句诗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成就,但却无法像刘向那样得到重用,只能将遗憾留在了天台山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