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咏身》的诗意与人生
在白居易的《咏身》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老者形象。他自言中风后已历三闰年,又因悬车后几遇春意,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他虽薄有文章传子弟,却断无书札答交亲。这首诗让我思考余生何去何从,或许只是世间多余的长躯而已。
白居易以诗人的身份,用他的笔尖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笔下的《咏身》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在我看来,《咏身》并非仅仅描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而更像是一首寓言诗。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使命,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咏身》也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
通过《咏身》,我看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也看到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咏身》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