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魔”。他的诗作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 诗句原文与翻译

  •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庆贺与吊唁都显得懒惰,逢迎与跪拜都显得迟缓。不是因为节假日,怎么会感觉身体疲惫?”这两句反映出作者对形式主义的应酬感到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众多的老人为岁月的增长而忧虑,而我却因年岁已高而欢喜春天的来临。如今我已步入第七个年头,能有多少人与我共同度过呢?”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年龄增长的感慨和个人生命的有限性。
  •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今天我准备了三杯蓝色的酒,还有一盘粘性的糖果。除了崔常侍之外,没有人和我争夺这些美食。”这几句展现了作者在聚会中的孤独感和对朋友的思念。
  •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今天和吴地的人们聚在一起,大家都很高兴地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我的朋友们是否知道我也已经过了本命年?”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1.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当时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转任忠州刺史。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新环境中表达自己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

  2.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节日庆典中人际关系的描绘,白居易展示了自己在政治风波中的孤立无援,以及对旧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3. 艺术特色:白居易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实例,也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探讨,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还能体会到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