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坐对山,唯将无事化人间。
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何如不食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十年来坐对山,唯将无事化人间。
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何如不食闲。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绝粮僧为题,描绘了一幅凄楚动人的画面:一位和尚因饥饿而饿得发昏,在寺院里徘徊,他看见一个钱塘县官正在吃酒肉,就前去讨要食物,可是那钱塘县官却毫不理睬他,甚至故意把他赶到了门外。
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巨川寺后有绝粮山僧,常于寺中乞食。一日忽见一官入寺门,谓其徒曰:“今日无米,我与汝作两日斋。”遂饱食而去,僧亦随焉。
及明,僧乃大馁。明日又如之。如此月余,僧颇能饮。
一日,县令忽至,僧迎拜曰:“昨夜蒙赐两日斋,甚荷!”县令笑曰:“我与汝作两日斋,何故至今?”僧惊曰:“不知何罪,乃见弃于外!”
县令曰:“吾非弃汝,但恐汝食后醉卧,污败吾衣,故不敢受汝也。”
这首诗通过对绝粮僧和钱塘县官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冷漠、对贫苦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通过绝粮僧的故事,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