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贬官过望秦岭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贬官过望秦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全篇语言平易,一气呵成,体现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与元稹并称为“元白”。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世,尤其是诗歌,被誉为“诗魔”,其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等。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2. 创作背景:《初贬官过望秦岭》的创作背景是在白居易担任江州刺使期间,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江州。在赴任途中,他在秦岭上回头远眺,回忆起自己的仕途坎坷和未来的不确定感,因此作下了这首诗。

  3. 诗词原文
    草草辞家忧后事,
    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
    无限秋风吹白须。
    蓝桥春雪君归日,
    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知。

  4. 诗词鉴赏:这首诗的语言平易通俗,用词准确,前两句对仗工整,相互对照中深刻揭示了诗人当时的复杂心情。其中,”草草辞家忧后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对后事的焦虑;”迟迟去国问前途”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不确定性。”望秦岭上回头立”描绘了诗人站在秦岭之巅,回首往事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最后两句通过”每到驿亭先下马”和”循墙绕柱觅君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初贬官过望秦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全篇语言平易且情感真挚,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怀念,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