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听崔七妓人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听崔七妓人筝》的艺术魅力
白居易,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以真实、深刻著称。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卓越成就,还涉猎了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白居易的这首诗《听崔七妓人筝》,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唐代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结合。
《听崔七妓人筝》一诗中,“花脸云鬟坐玉楼”开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女子的容颜,以及她所处的环境,为全诗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接着,“十三弦里一时愁”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数字和情绪的叠加,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这种情感的积累最终导致了“白尽江州司马头”的结局,既是一种夸张,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
在艺术表达上,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花脸云鬟”不仅形容了女子的美丽容貌,还隐喻着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而“十三弦里一时愁”则暗示着音乐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以及这层含义如何影响和改变人物的命运。最后,“白尽江州司马头”这一结局,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一种挑战,显示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听崔七妓人筝》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像是一段历史记忆的缩影,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欣赏,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唐代音乐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白居易的这首《听崔七妓人筝》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