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拙

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惷,我命薄且屯。
问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举两足,学人踏红尘。
从兹知性拙,不解转如轮。
亦曾奋六翮,高飞到青云。
从兹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
同此天地间,我岂异于人。
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
葺茅为我庐,编蓬为我门。
缝布作袍被,种谷充盘飧。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下面将围绕此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咏拙》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6年,是中唐时期的一位杰出代表。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卓越成就,还在散文、辞赋等领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但始终坚持着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注,其诗文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被后人誉为“诗圣”。

  2. 作品原文:诗的原文如下:“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我性拙且蠢,我命薄且屯。问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亦曾举两足,学人踏红尘。从兹知性拙,不解转如轮。亦曾奋六翮,高飞到青云。从兹知命薄,摧落不逡巡。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同出天地间,我岂异于人。”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命运和性格的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自身的描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3. 整体翻译:整首诗采用了四言古诗的形式,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诗中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与外界评价的差异,表达了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态度。例如,“亦曾举两足,学人踏红尘”,表明了作者虽然尝试模仿他人的成功,但也意识到这种努力未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咏拙》不仅是白居易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