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溱洧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溱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经溱洧》: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诗风朴实、贴近人民生活而著称。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时代背景:据《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此诗是在春秋时期的郑国上巳节所作,当时青年男女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春天的节日。
  1. 诗词原文
  • 原文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1. 词义解析
  • “溱与洧”:指郑国的两条河流——溱水和洧水。
  • “方涣涣兮”:形容河水清澈,波光粼粼。
  • “士与女”:指当地的青年男女。
  • “方秉蕑兮”:手持香草,用于祓除不祥。
  • “观乎?”: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河边游玩。
  • “既且。”:答应对方的邀请,表示将要一起去。
  1. 艺术特色
  • 叠章形式:全诗采用回环往复的叠章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民歌中非常常见,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节奏感和亲切感。
  • 意象运用:诗中通过描绘溱水和洧水的美丽景色,以及青年男女欢快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氛围和青春的活力。
  • 象征意义:使用“芍药”这一植物作为爱情的象征,展现了先秦时代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友谊和美好情感。
  1. 文化影响
  • 反映风俗:《经溱洧》通过具体的节日活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爱情表达:诗中通过对青年男女共同出游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和向往。
  • 民俗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节日习俗、民间信仰及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经溱洧》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