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花枝

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
且算欢娱逐日来,任他容鬓随年改。
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
自量气力与心情,三五年间犹得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就花枝》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花喻人品,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和坚贞不屈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就花枝上见精神”,诗人从观赏的角度写,抓住梅枝的特点来写它的神韵。“见精神”三字既点明了题中之物“梅”,又点出诗的主旨:即通过梅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

次句“凌寒独自开”,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梅花不怕严寒,傲霜斗雪的坚强性格。“凌寒”二字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也表现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疏影”指梅花树枝稀疏、枝叶扶疏,“横斜”指梅花枝条交错、斜生,形成优美的线条美。“清浅”则描绘了水面的明净清澈。

第四句“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人通过对香味的描写,表现了梅花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而此时正值月色朦胧之时,月光映照在梅花上,使得花朵更显得皎洁美丽,如同仙子一般。这一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最后一句“零乱枝头片片红”,诗人以“零乱枝头片片红”来收束全篇,既点出了梅花的颜色(红色)又点明了时间(黄昏时分),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也要像梅花一样顽强不屈,保持自己的本色。

《就花枝》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