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玉亭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宋玉亭》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季。该诗通过描绘宋玉亭前悲秋的景象和人们的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忧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戎昱,唐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他举进士不第,往来长安、洛阳及陇西各地。曾短暂任御史,后遭人陷害,贬为辰州刺史。
  1. 诗句原文
  •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1. 主题内容:《题宋玉亭》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悲伤而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宋玉亭前的描写以及人们对离别的哀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艺术风格

  • 诗歌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语言凝练。
  • 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的悲凉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历史背景
  • 戎昱生活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流寓期间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慨的体现。
  1. 文化影响
  • 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题宋玉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才能。

《题宋玉亭》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诗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也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