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仙谣

海宫蹙浪收残月,挈壶掌事传更歇。
银蟾半坠恨流咽,六鳌披月撼蓬阙。
九气真翁骑白犀,临池静听雌蛟啼。
桂花浥露曙香冷,八窗玉朗惊晨鸡。
裁纱剪罗贴丹凤,腻霞远闭瑶山梦。
露干欲醉芙蕖塘,回首驱云朝正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仙谣》是唐代诗人王毂所作,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寓言式的叙述,描绘了一幅关于逃避现实、追求仙境的梦幻图景。这首诗不仅是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和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梦仙谣》:

  1. 创作背景:《梦仙谣三首》是唐朝诗人王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向往仙境的理想世界。王毂可能经历了某种社会压力或内心的苦闷,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他通过构建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梦境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于现实的不满。

  2. 诗歌内容:《梦仙谣》中的意境深远,语言华美,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诗中开篇即以“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路,以及令人陶醉的美景。接着,“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表达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依赖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在“笑说留连数日间,已是人间一千日”中,诗人通过幻想逃离了现实的束缚,体验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快感。

  3. 主题思想:《梦仙谣》的主题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逃避。通过对仙境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困境时的内心状态。

《梦仙谣》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