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之扬州

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
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
路长知不恶,随处得诗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人之扬州》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
    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
    路长知不恶,随处得诗题。

  2. 作者简介

  • 李频(847年-876年),字德新,唐末五代时期的文学家,祖籍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与姚合有深厚的友谊,曾得到姚合的赏识。
  1. 诗歌解析
  • 第一联“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表达了诗人离开长安后的清晨出发,听到鸡叫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时间感和早晨的景象。
  • 第二联“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描述了从洛阳到扬州途中的自然景观变化。河的声音在峡谷中回响,地势逐渐向低处展开,展现了从平原到山区过渡的地貌特征。
  • 第三联“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进一步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绿树环绕,辽阔的草地延伸到楚国的西边,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感觉。
  • 第四联“路长知不恶,随处得诗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路途的乐观态度,认为无论道路如何遥远,总能找到创作灵感。这里的“诗题”指的是即兴创作的诗歌题目,反映了李频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才能。

《送友人之扬州》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后世的赞赏,也成为了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是唐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对友情、旅行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