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
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频的《暮秋宿清源上人院》是一首描绘深秋时节,诗人在山房中度过的一个宁静夜晚的诗作。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还反映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的“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通过“野客”一词,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游子的身份,而“山房木落中”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转换。紧接着,“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两句,诗人用“微风”、“夜半”和“积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最后一句“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更是意味深长,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顿悟。在这里,“迷途”可能指代诗人自身对于人生方向的困惑,而“觉路”则象征着通过某种经历后的觉悟或领悟。这种表述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禅意和哲思。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也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与自然的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