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
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
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注释:
- 暮秋:指深秋时节。
- 宿清源上人院:在清源上人的寺院里过夜。
- 野客愁来日:野客,指不羁的游子;愁来,指心中忧愁;日,指日子。
- 山房木落中:山房在秋天树叶凋零的时候。
- 微风生夜半:夜半,指的是深夜时分。
- 积雨向秋终:积雨,长时间的雨;向秋终,指向深秋结束。
- 证道方离法:指通过修行达到了悟道的境界。
- 安禅不住空:安禅,指打坐修行或冥想;不住空,意为不被空无所束缚。
- 迷途将觉路:指迷失方向的人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 语默见西东:指沉默和说话都能看到东西的方向,形容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在清源上人院住宿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修行、悟道等问题的思考。首句“野客愁来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次句“山房木落中”则是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深沉的氛围;接下来两句“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则展现了深秋夜晚的景象,微风轻拂,夜雨绵绵,为全诗增添了几分诗意。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修行、悟道等问题的感悟。“证道方离法”表达了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世俗的规则和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安禅不住空”则是对禅宗的一种理解,认为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要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迷途将觉路”,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意味着在困境中也能发现出路;最后两句“语默见西东”,则是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探讨,无论是说话还是沉默,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语和沉默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修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