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注释】:

罢郎:被罢职的官员。东出守:指东下任职。浮舟:泛舟。大旆(pèi):古代官吏出行时所乘之旌旗。大旆当夏,桐江到未秋:大旗在夏日飘扬,桐江在秋天尚未到。云闲:云雾散漫。分岛寺;指山寺分散在岛屿之间。见沙鸥:看见水中的沙鸥。谁伴临清景:谁陪伴我欣赏这清幽的景色?上郡楼:登上郡中的高楼。

【赏析】:

此诗首句“罢郎东出守”即点明诗人任新定二首其一的身份是罢官后的新任地方官吏。后三联则描写了作者赴任后所见的景物和心情。

起句“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交代了新任官职,说明诗人即将踏上赴任之路。“半路得浮舟”,既写出了旅途中意外获得的方便,又暗寓了诗人对前途的乐观。

颔联“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大旆”即旌旗。“行当夏,到未秋”写行程之远,时间之长。“浮舟”暗示了诗人此次赴任路途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

颈联“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其中“云闲”、“涛静”分别形容了天空的晴朗和江面的平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见沙鸥”则通过观察沙鸥的动静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亲近。

尾联“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则是诗人面对美景所发出的情感抒发。在这里,“谁伴”一词既表达了孤独之感,也隐含了对知己难觅的无奈。“吟诗”则表明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寻找灵感,创作诗歌。“上郡楼”则暗示了诗人正在登高望远,以更好地领略这美丽的景色。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赴任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乐观、坚韧、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同时,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