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
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
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
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诗句解析】
- 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
- “关东”:指陕西的东部地区。“藩镇”:封建时代指地方上的军事长官,这里泛指节度使、刺史一类的地方官员。“阙下”:古代指皇宫,皇帝所在之处。“旌旄”:古代帝王所乘的旗子上飘扬着羽毛,此处代指官职或地位显赫的人。
- 觅句秋吟苦,酬恩夜坐劳。
- “秋吟”:秋天吟诗作赋。“酬恩”:报答别人的恩情。“夜坐”:晚上坐着。
- 天开吹角出,木落上楼高。
- “天开”:天空中飘来。“吹角”:古人用吹管发出声音来报警。“木落”:树叶变黄落下。“上楼高”:登上高楼观望。
- 闲话钱塘郡,半年听海潮。
- “钱塘郡”:杭州,古称钱塘。“半年”:指一整个夏天。“听海潮”:在杭州一带经常可以听到海浪声。
【译文】
关东的领地是节度使的领地,皇帝在宫中授予他们官印和旗帜(任命他们为一方的行政长官)。他们在秋天里吟诵诗歌,努力寻找好的句子;为了报恩,他们在夜晚坐着等待时机。天空中飘来号角声,他们登高眺望;树叶落了,他们在楼上观望。他们在闲暇时谈论起钱塘郡的情况,一整个夏天都在聆听海浪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陕府上的姚中丞的颂诗。诗的开头描述了他所处的位置和身份,即在关东领有一方土地的节度使,并且他在皇宫之中得到了皇帝的任命。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他在秋天吟诗和夜晚等待的机会来展现他的才华和智慧。然后,诗人描绘了他在高空中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在楼上观看的方式。最后,诗人通过描述他在闲暇时间谈论钱塘郡的事情来表达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位中丞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和对职责的认真负责。同时,诗中的景色描绘和情感抒发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