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
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送别侍御史的场景,以及他对故国的深情和对旧友的思念。

诗中“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表达了一种别离的哀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性。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于即将远行的侍御史深深的不舍。接下来的诗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则具体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通过攀折隋宫的柳条,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和留恋。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状态,以及对故土、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故国的情感。这里的“含情”二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而最后的“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则描绘了诗人与故友重逢的喜悦场景,通过“馀花映绶新”这一形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美好祝福,也暗示了他们友情的长久不变。

《送侍御史四叔归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涵和历史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特色,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于亲情、友情和故土的珍视和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