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丘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蒙雨晴,返景入岩谷。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
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夏馀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秉愿守樊圃,归闲欣艺牧。
惜无载酒人,徒把凉泉掬。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宋之问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还反映了他的心境和情感变化。下面将从诗歌原文、背景知识、艺术特色等角度进行介绍:
原文内容:《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是一首描绘温泉胜景的五言诗,全篇共二十句一百字。诗中表达了作者因疾病而移疾于兹岭(即今名“温泉”的山),感到孤独与疲惫。诗中描述了山中灵异的景象,如朝夜云雾缭绕的嵩丘山,以及美丽的涧畔草和山下木。这些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而幽静的自然世界中。
背景知识:宋代文人的生活常常伴随着山水的陪伴,尤其是盛唐时期,文人墨客常常借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宋之问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经历。在这首诗中,宋之问不仅赞美了温泉的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因病致懒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留恋。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五言形式,简洁明了,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温泉及其周边景色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嵩丘山”、“云族”、“涧畔草”、“山下木”,这些都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宋之问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历史地位:虽然宋之问在历史上并没有显赫的门第,但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赞美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和审美趣味的一个体现。宋之问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他的生活理念和哲学思考,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