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杖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的意境与感悟

在唐代诗人李端的笔下,《题云际寺准上人房》,一首简洁而意蕴深远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也让我深深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禅宗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高僧的居所宛如天台山般清幽,锡杖铜瓶静对绿苔,竹巷雨晴春鸟啭鸣,山房日午老人来访。这些画面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园中鹿过椒枝动”,让人想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而“潭底龙游水沫开”则又让人联想到禅意中的静谧与深远,如同一汪深潭,波光粼粼却波澜不惊,引人深思。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在寂静的夜空下,独自焚香祈祷,是对信仰的坚守,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察。这种孤独与寂静中透露出的坚定与执着,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寺庙的描述,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它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变换,只要内心保持清净,便能超脱尘世,达到一种高远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接纳。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