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
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鞞。
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是一组五言律诗,出自《杜工部集》。此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世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故园的深深思念。

首先来看第一首,“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行走艰难,登高望远时的迷茫与困惑。在这句中,“行路”和“登楼”都是通过行动来观察世界的方式,而“难如此”则传达了诗人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困难时的无力感。这种表达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再来看第二首,“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这里的“天畔”指的是高处或远方,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和思念。“入故园”则表明诗人希望随着春天的到来,能够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恢复生活的节奏和平静。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当前处境的无力改变。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像划船一样理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而“长啸下荆门”则象征着他渴望冲破困境,迎接新的生活挑战。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组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