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
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
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日梓州登楼:春天的时候,杜甫登上了梓州的高楼。
天畔登楼眼:站在高楼之上,杜甫放眼望去,仿佛看到了天际的边缘。
随春入故园:随着春天的到来,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战场今始定:如今的战争终于平息了。
移柳更能存:在战争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种植柳树。
厌蜀交游冷:杜甫厌倦了蜀地的交游和那些冷漠的关系。
思吴胜事繁:思念着江南的美景和美好的事物。
应须理舟楫:应该治理好船只,准备出发。
长啸下荆门:向着长江的荆门发出长啸。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在四川梓州作的一组五言律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结束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杜甫晚年生活艰辛与政治失意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