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林寺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西林寺》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人情谊的怀念。下面对《游西林寺》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游西林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773年—832年之间。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李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

  2. 诗作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 翻译:十地的初心在这里体现,如同水面上明月映照,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山水之间,心境超脱尘世的境界。”十地”一词在佛教中指代十个修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境界体验。
  • 翻译: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 翻译:现在重聚在山林中的友人,真是让人羡慕当年的同僚好友。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李涉生活在唐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唐代诗人多有游历四方,吟咏自然风光的佳作。
  • 地理位置:西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北麓,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迹,也是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足迹的地方。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游西林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 含蓄蕴藉:诗中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对山水、友情等元素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语言清新:李涉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读来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1. 文化影响
  • 历史价值:西林寺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人墨客留下诗篇的文化遗址,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对研究唐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教育意义:李涉的这首诗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游西林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李涉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怀,更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和历史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