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荆娘写真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青楼曈昽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
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笺替传语。
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
上清仙女徵游伴,欲从湘灵住河汉。只愁陵谷变人寰,空叹桑田归海岸。
愿分精魄定形影,永似银壶挂金井。召得丹青绝世工,写真与身真相同。
忽然相对两不语,疑是妆成来镜中。岂期人愿天不违,云軿却驻从山归。
画图封裹寄箱箧,洞房艳艳生光辉。良人翻作东飞翼,却遣江头问消息。
经年不得一封书,翠幕云屏绕空壁。结客有少年,名总身姓江。
征帆三千里,前月发豫章。知我别时言,识我马上郎。
恨无羽翼飞,使我徒怨沧波长。开箧取画图,寄我形影与客将。
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见生悲伤。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荆娘写真》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涉(约公元775年—约公元837年),字长吉,汉族,盛唐时期诗人,生卒年不详。李涉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他的政治生涯并不显赫,但因他的诗歌作品却闻名于世。据传其性格豪放不羁,喜好山水自然,与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有着深厚的交情。李涉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感慨及对自然的描绘为主,其中《寄荆娘写真》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原文节选
  •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青楼曈昽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
  • 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笺替传语。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
  • 上清仙女征游伴,欲从湘灵住河汉。只愁陵谷变人寰,空叹桑田归海岸。愿分精魄定形影,永似银壶挂金井。召得丹青绝世工,写真与身真相同。忽然相对两不语,疑是妆成来镜中。岂期人愿天不违,云輧却驻从山归。画图封裹寄箱箧,洞房艳艳生光辉。
  • 良人翻作东飞翼,却遣江头问消息。经年不得一封书,翠幕云屏绕空壁。
  1. 创作背景
  • 《寄荆娘写真》作为一首抒情诗,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唐代,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对于爱情与人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而李涉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1. 作品特点
  • 《寄荆娘写真》的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李涉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人文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寄荆娘写真》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而被后世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李涉这位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