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雾理孤策,薄霄眺层岑。
迥升烟雾外,豁见天地心。
物象不可及,迟回空咏吟。
游烂柯山四首
介绍
《游烂柯山四首》是李深创作的唐代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拂雾理孤策,薄霄眺层岑。迥升烟雾外,豁见天地心。物象不可及,迟回空咏吟。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二仙自围棋,偶与樵夫会。仙家异人代,俄顷千年外。笙鹤何时还,仪形尚相对。石室过云外,二僧俨禅寂。
诗歌翻译:在蒙蒙的雾气中整理着孤独的马鞭,我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群山。当我上升到烟雾之外时,我能够清楚地看到宇宙的心。万物的形态都无法比拟,我在这里徘徊吟诵。巨石多么壮观,横跨山顶的桥梁。通过它,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经过,仰望那高耸的彩虹。圣人创造了道路,但谁能度过这山岭呢?两位神仙在下棋,偶尔会遇见一位樵夫。神仙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他们之间相隔了数千年。何时才能再次听到笙鹤的声音,而他们的仪容仍然相对而立。石室在云雾之外,两位和尚静坐修行。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面对着空空的山景,也不迎接外来的客人。
诗歌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烂柯山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烂柯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智慧的赞美。诗中的“拂雾理孤策”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的精神,“薄霄眺层岑”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山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背景:李幼卿生活在唐朝,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他个人的感悟。李幼卿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游烂柯山四首》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诗歌影响:李幼卿的《游烂柯山四首》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首诗的影响。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享受。
《游烂柯山四首》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唐代诗歌。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审美风格,也展示了李幼卿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对于学习和研究唐代诗歌的人而言,这首诗是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