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山前马退石

山亘南丰石亘山,石横山路马登难。
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
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
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军山前马退石》是唐代诗人李翔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李翔,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记载,他的事迹不详。
  • 创作背景:关于《军山前马退石》的创作年代,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但考虑到唐代诗歌的流行和文化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代咸通年间。
  1. 诗歌原文
  • 山亘南丰石亘山,石横山路马登难。
  • 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
  • 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
  • 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
  1. 诗歌解析
  • 首联解读:开头两句“山亘南丰石亘山,石横山路马登难”,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峦叠嶂、道路崎岖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坚实基础。
  • 颈联赏析:“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表现了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奋力前行的决心,以及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精神。
  • 尾联感慨:“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表达了对神秘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 整体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诗中的“山”、“石”、“路”等元素,以及“马”、“车”、“船”等交通工具,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动感的画面。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如“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和设问(如“何因不许超骧辈”)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韵律和谐:押韵的运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韵脚的选择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音韵美的追求。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宗教色彩:作品中蕴含的道教元素,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宗教文化的接受和尊重。
  • 审美情趣: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 历史价值:《军山前马退石》虽然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但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唐代社会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军山前马退石》不仅在艺术上展现出了唐代诗歌的风采,也在文化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