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亘南丰石亘山,石横山路马登难。
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
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
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

军山前马退石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石的雄伟与马匹的艰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译文:

在军山前,一匹骏马奋力前行。
当它面对巨大的石壁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无论多么艰难曲折,我都要坚定信念前行。
即使风驰电掣般地追赶,也需收起鞍具。
恐怕这是龙宫通往仙府的道路,
或许不应在猿岭上建起星坛。
为何不能让超骧之辈踏过连云大麓端?

注释:

  • 军山前:指的是位于军山前面的地点,可能是一个山口或者隘口。
  • 马退石:指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难以逾越的巨大石壁,使得马匹感到后退。
  • 蹇步:指行走困难或步伐缓慢。
  • 须回驾:需要返回并驾车。
  • 追风:形容速度极快,仿佛能够追上飞驰的风。
  • 解鞍:放下马鞍,表示停下休息。
  • 恐是龙宫通洞府:指前方可能有仙境般的洞府。
  • 莫应猿岭建星坛:不要在猿岭上建起星坛,可能是因为那里不适合建坛。
  • 何因:为什么。
  • 超骧辈:超然出众的人。
  • 踏着连云大麓端:意味着可以跨越到云端一样的高山脚下。

赏析:

这首诗以“军山前马退石”为开篇,生动描绘了一幅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世界。

“山亘南丰石亘山”,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山脉的壮观景象。这里的“亘”字,强调了山势连绵不绝、气势磅礴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南丰”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地貌特征,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石横山路马登难”,诗人巧妙地运用“横”字,将巨石置于山路之上,使道路变得狭窄而艰难。而“马登难”则进一步突出了马儿在面对巨石时的困境。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马儿描绘成具有智慧和勇气的生灵,它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逆境的坚定态度。无论是步履艰难还是风驰电掣,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决心。这里的“回驾”和“解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境,前者是返回原地,后者是卸下装备休息。诗人通过这两个动作,展示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从容。

“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这两行诗进一步描绘了前方的景象。诗人猜测前方可能是仙境般的洞府,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在不合适的地方建起星坛。这里的“通洞府”和“建星坛”都是比喻,分别表示希望找到通向仙境的道路和避免不必要的建筑。

“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这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认为既然有超然出众的人能够踏着连云大麓端,那么自己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这种自信和坚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火热和激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