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险凌虚百步桥,古应从此上干霄。
不辞宛转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条。
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
牵牛漫更劳乌鹊,岁岁填河绿顶焦。
【注释】
百步桥:指传说中的鹊桥。
亘险凌虚:横贯险峻而凌空。
古应从此上干霄:传说天河中有一条牛郎河和织女河,它们隔河相会时,须经过一座桥。
宛转峰千仞: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分明路一条:指银河。
银汉攀缘知必到:指织女与牛郎在银河边相会。
月宫斟酌去非遥:指织女在月宫为牛郎斟酒。
牵牛漫更劳乌鹊:指织女每年七夕都要渡河与牛郎相会。
岁岁填河绿顶焦:指每年七夕之夜,河水被牛郎的车轮搅得浑浊,使两岸长满绿色植被。
【赏析】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写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把自然景观和神话故事融于一炉,构思精巧,寓意深刻,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佳作。
首句“亘险凌虚百步桥,古应从此上干霄”描写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所——鹊桥。“亘险凌虚”写出桥的雄伟壮观。“百步桥”,即鹊桥。传说此桥横跨银河,连接牛郎星与织女星,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地方。“亘险凌虚”,意思是说这座桥横穿险峻之地,凌驾于高空之上。一个“亘”字,将桥的宏伟形象勾勒出来;一个“凌”字,既写出了桥跨越的险峻,又表现了桥高耸入云的气势,令人感到神奇莫测。诗人从桥的高度和跨度两个方面着笔,用“亘”和“凌”这两个关键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座巍峨的桥梁,为下文的“上干霄”作了铺垫。
第二句“不辞宛转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条”描写了牛郎织女在桥上行走的情景。“不辞宛转峰千仞”,意思是说牛郎织女不畏艰险,不怕攀登千尺高峰。“不辞”二字表现出他们坚毅勇敢,毫不畏惧的品质。“且喜分明路一条”,意思是说尽管有千仞的山峰阻挡着他们前进的道路,但毕竟有一座通向远方的桥梁为他们指引方向。“分明路一条”表明他们终于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路径,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这句诗通过牛郎织女的坚毅勇敢与对道路的渴望,进一步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四句“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描写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上攀援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月宫中相聚的场景。“银汉攀缘知必到”,意思是说他们沿着银色的银河向上攀援,相信最终能够到达目的地。“月宫斟酌去非遥”,意思是说他们在月宫中相互斟酒,相聚的时刻并不遥远。这两句诗通过对银河和月宫的描绘,展现了牛郎织女在旅途中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最后一句“牵牛漫更劳乌鹊,岁岁填河绿顶焦”描写了每年的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繁忙景象。“牵牛漫更劳乌鹊”,意思是说每年的七夕之夜,都是牛郎织女忙碌的时候,需要借助天上的星星才能渡过天河。“牵牛”指的是牛郎,“乌鹊”则是织女所乘的鸟儿。这里的“牵牛漫更劳乌鹊”既表现了七夕之夜的热闹场面,也暗示了牛郎织女之间深厚的感情和默契。“岁岁填河绿顶焦”,意思是说每年都要有人驾驶车子在河边来回奔波,填平河中的沙石,使河中长满绿色的植被。这两句诗通过对七夕之夜繁忙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人们对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心情。
整首诗以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一神话故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诗句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