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
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
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和友莺相绕,言语亦以稠。
始知万类然,静躁难相求。
游枋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枋口》是宋代诗人姜正所作的诗词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枋口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下将从作品原文、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 作品原文:
- 一步复一步,出行千里幽。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
- 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明明无底镜,泛泛忘机鸥。
- 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恣闲饶淡薄,怠玩多淹留。
- 芳物竞晼晚,绿梢挂新柔。
- 主题思想:
-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 通过对比山的高峻和水的清澈,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老逸不自限,病狂不可周”等句子,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艺术特点:
-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 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当,使诗歌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创作背景:
- 《游枋口》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来看,可能是在诗人游枋口时所作。
- 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游枋口》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