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洞吐细泉,宛转苍苔里。
凝碧时含光,流泄复如此。
谁知山下泉,来洗幽人耳。
【注释】
游枋口:指游仙歌。枋口,山名。游仙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丹洞吐细泉:丹洞,指岩石上生长的苔藓。细泉,即泉水细小,如珠落玉盘般清脆。
宛转苍苔里:指泉水在青苔中流淌。
凝碧时含光:指山石因水气凝结而呈现出碧绿色。
流泄复如此:指泉水不断地流淌,就像水流泄出的样子。
谁知山下泉:指泉水从山下流过,却无法洗涤掉山中的尘土和污垢。
来洗幽人耳:指泉水从山间流淌而过,但却无法洗净人的耳朵。
【赏析】
这首《游仙歌》是李白对仙境的一种想象和向往。全诗通过对山水、流水、白云、飞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丹洞吐细泉,宛转苍苔里。”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丹洞,指山石上的苔藓。细泉,即泉水细小,如珠落玉盘般清脆。这句话通过描写泉水在山石上的流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凝碧时含光,流泄复如此。”描绘了山石因水气凝结而呈现出碧绿色的美景。这句话以山石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
第三句“谁知山下泉,来洗幽人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句诗以泉水从山下流过,却无法洗净人的耳朵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无法触及的无奈和遗憾。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流水、白云、飞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生活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