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秘书包大监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秘书包大监》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孟郊,唐代湖州武康人,字东野。少时隐居嵩山,性狷介。与韩愈友善,四十五、六岁方登进士第。后任溧阳尉、郑馀庆幕官等职。卒于唐元和九年,张籍私谥贞曜先生。
  2. 诗作原文: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3. 文学影响:孟郊工诗,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岛”,又以诗风瘦硬,有“郊寒岛瘦”之说。《哭秘书包大监》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4.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哲人的卧病与诗人的哀伤,以及宝镜破碎与月光不复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孟郊的《哭秘书包大监》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也是唐代文人情感的真实写照,值得深入品味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