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
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
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悼幼子》是一首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诗歌。
这首作品以沉痛的笔触,描述了孟郊对其夭折幼子的深切哀悼。诗中“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描绘了孟郊在失去孩子后封闭家门的情景,象征着他与外界隔绝,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之中。“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则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生命的消逝如同风一般消散,留下的痕迹也如同大地一样默默承受,体现了作者悲痛至极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缅怀和不舍。《悼幼子》不仅是孟郊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整个唐代文化中对生命、死亡和家庭情感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