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南史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黏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南史》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深巷的宁静以及友人张南史独自饮酒的情景。

诗中“雨馀深巷静”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的景象,寂静的深巷中只有诗人在品茗独酌。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送张南史》通过这样的背景设置,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雨天,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欣赏。

“独酌送残春”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春日的尾声,诗人独自一人品味着杯中的酒,似乎在为逝去的美好时光送行。这不仅是对春天的告别,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领悟。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两句,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尽管外界的车马显得有些嫌弃这位隐居的诗人,但大自然中的莺鸟和花朵却愿意与他为伴,这象征着诗人虽然远离世俗繁华,但仍能得到自然界的理解和接纳。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诗歌的主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描绘了诗人住所的简陋与清洁。这些细节描写虽小,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感。通过这些朴素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展望。他通过询问友人张南史是否会有再次相聚的机会,表达了对深厚友谊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一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送张南史》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更通过细腻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情感和哲理的共鸣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