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黏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诗句: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译文:
雨后清晨,小巷中显得格外安静,我独自一人斟满杯酒,向即将逝去的春天告别。
注释:
- 雨馀 - 雨后;
- 深巷 - 狭窄而幽深的小巷;
- 独酌 - 独自饮酒;
- 送残春 - 表达对春天结束的感伤之情;
- 车马 - 指外出的车马,这里用来象征繁忙的世俗生活;
- 莺花 - 指春天的景色,也象征着美好时光;
- 虫丝粘户网 - 蜘蛛网被风吹挂在门口,形象地描绘出了环境的清幽;
- 鼠迹印床尘 - 描述了家中老鼠留下的痕迹,反映了生活的贫瘠。
赏析:
这首《送张南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一个特定场合——春季送别场景的情感体验。诗中“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这两句,不仅传达出作者在雨后的宁静氛围中独自品味春光的意境,更透露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通过使用“独酌”一词,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诗中的“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则反映出尽管外界环境可能并不欢迎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但自然界的生机依旧与诗人相伴。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主题——即使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自然之美依然可以与人的心灵相通。
结尾“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这句询问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稀少的感慨,也暗示了一种对友情和人际交流价值的珍视。它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交际方式的怀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联系逐渐稀薄的现状。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刻画,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反思如何在喧嚣的社会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以及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