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

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
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
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晏。
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
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
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居》是唐代韦应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文人隐逸生活的一种写照,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野居》的作者为唐代诗人韦应物,字仲将,祖籍河南固始,后迁居苏州。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归隐,晚年更是专心于文学创作,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交游甚密。

  2. 作品原文
    荒村生断霭,寒树远连山。
    日暮鸟群散,霜天独鹿闲。

  3. 诗意解读:诗中通过描绘荒村的宁静景象、远处连绵的山峦以及日落时分鸟儿归林的情景,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恬淡自足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4.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写景手法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世界,同时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了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此外,诗中的“寒树”、“独鹿”等形象,寓意着隐逸生活的独特韵味和诗人内心的超然。

《野居》以其深邃的禅意和隽永的自然之美,成为唐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传递了作者对和谐自然的向往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