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秋葵
介绍
《秋葵》是一部由萧也牧创作的小说集,包含了《秋葵》《连绵的秋雨》《张老汉跳崖》《地道里的一夜》等多篇短篇小说。
萧也牧在抗战时期通过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向人们展示了战争时期的人性光辉与悲剧色彩,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财富。
相关推荐
译文: 秋葵花如同月瓣般圆润,用剪子修剪出赭红色的罗裙。长长的枝条上,花朵排布整齐如同镶嵌在鸣珂之上。 秋葵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亮丽,承得天公雨露滋养。 注释: - 月瓣团栾(yuè bàn tuán luán):形容花瓣形状如月亮般圆满。 - 剪赭罗:用红色染料裁剪或染色成赭色,这里可能指的是用赭色染料给秋葵花染制颜色。 - 长条排蕊(cháng tiáo pái rǐ)
秋葵 长门秋晚露凄凄,双袖轻翻旧赐衣。 自笑不如桃与李,春风吹向上林飞。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长门宫的秋夜中,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生活,感到有些凄凉和孤独。她回忆起曾经得到皇帝恩宠的日子,那时她穿着华丽的衣服,但现在却只剩下了这一件旧衣服。她自嘲地认为自己比不上桃花和李花,因为那些花在春风中绽放得更加美丽。然而,她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在那之前能有所作为。 译文
秋葵 露华闪闪照秋林,谁把红芳暗博金。 白露不凋霜不剪,也知中有向阳心。 注释: - 秋天的树林里,露水闪烁着光芒,照在了秋林之上。是谁用红色的花朵来装扮这片金黄的世界? - 即使是在寒冷的霜冻中,秋葵也不凋零,即使在严冬也不会被冰霜所剪掉,这正表明它有一种向阳的心性。 赏析: 这首诗以秋葵为载体,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和积极的态度的赞美。诗中的“露华”“红芳”等意象
秋葵 秋阳脉脉写朝暾,浅著鹅黄韵独存。 日丽槐厅烟自淡,月华桂殿色微昏。 檀心不为风霜老,金掌偏承雨露恩。 我自支离敦杖久,烦卿卫足曝前轩。 注释: 1. “秋阳脉脉写朝暾”:意思是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如同在描绘朝阳升起的景象。 2. “浅著鹅黄韵独存”:描述的是浅黄色的花,它独自存在,有着独特的韵味。 3. “日丽槐厅烟自淡”:阳光照耀下,槐树的大厅显得更加宁静而祥和
注释: 1. 炎艳秋来故改妆:形容秋天的到来,使得原本艳丽的花朵改变了颜色。 2. 薄罗闲淡试鹅黄:薄罗指的是轻薄的布料,鹅黄是一种淡黄色,这里用来形容花的颜色。 3. 倾城别有檀心在:倾城是指倾国倾城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檀心指女子的心事或情感,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内心。 4. 依倚西风送夕阳:依倚是指依附、依靠,西风指的是秋风,夕阳是指落日。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在西风中依倚着,送走了夕阳
释义:谁说夏日红花朵儿美,只留黄种吐秋天光。五尺竹栏关不住,还露出一半露宫妆。 注释: - 谁道:谁说。 - 红葩夏日芳:指夏天的红色花朵很美丽。 - 独留黄种:只有黄色的品种留下。 - 吐秋光:吐露出秋天的气息。 - 五尺竹栏关不住:意思是说竹栏高五尺,但无法阻止它外露。 - 将一半露宫妆:意思是说它有一半露在外面,如同宫女的妆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注释】玉儿:即女子,这里指少女。洁:纯洁清白。 秋风:秋天的风。罗袖薄:袖子薄而透风。飘飘若为容:好像被风吹得飘起来似的。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少女的思恋之情。开头两句写她本来清白无暇,不喜浓妆艳抹;三、四句写秋风吹来,她感到寒意阵阵,不禁想起远在家乡的情郎。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诗句释义 1 秋花斗繁艳,栽植满园林。 - "秋花":秋季开放的花朵。 - "斗繁艳":相互竞艳,形容各种花朵争奇斗艳。 - "栽植":种植。 - "满园林":整个园林都充满了。 - 注释: 此句描绘了秋天花卉盛开的景象,整个园林都被这些美丽的秋花覆盖。 2. 惟尔甘篱落,偏存向日心。 - "惟尔":你、你们。 - "甘":乐意,欣然。 - "篱落":栅栏。 - "向日心"
【解析】 “几枝向日复倾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几枝秋葵向着太阳倾斜,仿佛也倾吐着它们对阳光的热爱之情。“几”字,表示不定数量,“向日”二字,说明秋葵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复倾心”则表明了秋葵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西风独伴菊花阴”的意思是:西风中夹杂着菊花的芳香,独自陪伴着菊花的影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注释】 檐:房檐。 孤怀:高远的志向。 仙掌:神话传说中的玉树,即蓬莱山上的三棵仙桃树。这里借指秋葵。 凌霜质:比喻秋葵的质地坚脆,不惧严霜。 宁随鲍庄子:语出《庄子·让王》,鲍叔牙曾说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保持节操而死,不愿为了保全性命而屈辱地活着。鲍庄子:春秋时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咏物抒情之作。前四句写秋葵的形貌特点和生长习性;后四句抒写诗人对秋葵的高洁品性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