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馀秘色茶盏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贡馀秘色茶盏》是唐代诗人徐寅创作的一首咏器物的诗,描写了秘色瓷茶盏的外形和色彩,表达了对诗友罗隐的思念和对贡品的赞美

《贡馀秘色茶盏》这首诗作于唐代,当时徐寅担任秘书省正字,因不满朝政礼遇而辞官归隐。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诗歌中,徐寅通过对茶盏的细腻描摹,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工艺技艺,更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与理想。

诗中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茶盏色泽鲜亮、质地温润的特点。”巧剜明月染春水”与”轻施薄冰盛绿云”则分别以月夜与春水为喻,形象地勾勒出茶盏表面釉色的光泽与流动感,令人仿佛能见到那如画的景致。”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等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使读者能够在视觉享受之余,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远。

诗的后半部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这不仅仅是对物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徐寅的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贡馀秘色茶盏》超越了物质载体的局限,成为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

《贡馀秘色茶盏》不仅是徐寅作为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艺术、文人诗词创作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至今仍让后世读者为之赞叹不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