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燕子
介绍
《燕子》是郑振铎于1927年创作的散文。
《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赞美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光和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生命的启迪。
相关推荐
燕子 呢喃不听一年馀,又见双飞向竹庐。 翻笑人间湖海客,重来仍占故巢居。 注释:我听见燕子的鸣声已经一年多了,它们再一次双双飞翔在竹篱旁。看到这些,我不禁想笑那些漂泊湖海的人,他们在异地仍然占据着自己熟悉的老巢。 赏析:此诗以燕子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首句“呢喃不听一年馀”,描绘了燕子归来的场景,燕子的鸣叫声在耳边响起,仿佛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燕子 燕子如何光彩照人,飞来飞去引领众雏。 营建窝巢直至终老,只有言语却含胡。 贺厦恩典不浅薄,焚宫祸事也非殊。 寥寥鸿鹄志向远大,你怎能和它们一样。 注释:燕子如何光彩照人?指燕子羽毛的色彩鲜艳,光彩照人。引众雏,带领小燕们飞翔。营巢终老草,指燕子筑巢的地方,是长满草的地方。解语只含胡,燕子虽然能说话,但语言含糊不清,让人难以理解。贺厦恩非浅,指皇帝的宫殿恩赐不是轻易给予的。鸿鹄(hú)
燕子 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 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 注释: 燕子:燕子是一种候鸟,常在春天和夏天迁徙。它们筑巢并衔泥建造巢穴,以供休息和产卵。 营巢:营建巢穴,比喻开始做事或建立基础。 依:依靠,指燕子依靠自己的巢穴来筑造新巢。 衔泥:用嘴衔取泥土,筑造巢穴。 辛苦:努力不懈,勤劳地工作。 傍人飞:靠近人飞翔。 秋风一夜惊桐叶:指秋风突然吹过,导致树叶振动发出声音
【注释】 燕:燕子。 搀风:随风而来。入画楹:飞进雕花的门窗里。 傍:靠近。绿窗:指翠绿的窗户。 香泥:燕子筑巢时衔来的泥土,这里借喻春天的景象。 惊落:使落下。却向桐华顶上鸣:在桐树上高叫。 桐树:梧桐树。华:开花。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燕子穿花掠水,衔泥做窝,在屋梁上鸣唱的生动画面。 首句写燕子挟着春风飞入雕花的门窗里。“挟”字用得很巧妙,把燕子的活泼
燕子 燕子今春到,茅堂水郭西。 本无华屋志,难向玉楼栖。 雨细鸣相并,风轻落故低。 淘河莫深讶,只是为㘅泥。 注释与赏析: 燕子今春到,茅堂水郭西。 - 注释:春天,燕子飞来。茅草的小屋(或称“堂”)在水边,西边是城郭。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水墨画。春天到来时,燕子如期而至,它们在水边的茅草房前飞舞,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本无华屋志,难向玉楼栖。 - 注释
燕子 春尽枝头始见花,风流何处委黄沙。 寻常百姓今犹少,飞入清寒古佛家。 注释 ①燕子:指候鸟,春天来时在巢中繁殖,冬天则迁往他处。 ②春尽:即春天结束。 ③风流:指燕子飞翔时的优美姿态。 ④寻常百姓:平常的老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燕子在春天到来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燕子飞翔的姿态和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燕子的观察
燕子 渐见年来燕子稀,香泥何处恋忘归。 竹亭草阁帘虚卷,树杪云边影乍飞。 社日屡看时节爽,旧巢忍与主人违。 萧条景物殊畴昔,叹息林中事亦非。 注释: 1. 渐见年来燕子稀:渐渐地发现今年的燕子变得稀少了。 2. 香泥:指的是燕子筑巢所用的泥土,因为燕子喜欢在香木上筑巢,所以人们常用“香泥”来代指燕子的巢。 3. 恋忘归:留恋着不想离开。 4. 竹亭:用竹子搭建的亭子。 5. 草阁:用草搭建的屋子
燕子 华屋窥新主,雕梁认故衙。 归来三月浪,飞过六宫花。 此鸟关兴废,今年换物华。 明春犹作客,何处欲为家。 译文: 燕子在豪华的宅邸中窥视新的主人,在华丽的梁柱上辨认着旧时的衙门。 归来后三月的风雨,燕子在皇宫内飞舞,掠过了无数盛开的花朵。 此鸟象征着国家的兴亡更替,今年是新的时代,万物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明年春天仍然作为客人,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线索
燕子 竹篱茅舍爱穿花,画栋朱帘望落霞。 随在总多安乐处,年年怜尔客为家。 注释: 1. 竹篱茅舍:用竹子和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2. 穿花:穿过花丛。 3. 画栋朱帘:精美的彩绘屋梁和红色的帘子。 4. 落霞:夕阳西下的晚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燕子居住环境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燕子的生活环境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