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春日即事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即事二首》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两首五言律诗。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分别是中唐时期的763年(宝应二年)和宋代的767年(大历二年)。作者分别为耿湋和李弥逊、项安世。
在介绍这两首诗时,需要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首先,耿湋所创作的《春日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创作时间为宝应二年(763年),当时他刚刚通过科举考试,被任命为周至尉,但不久后便辞职回家。他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喜悦以及诗人的悠闲之感。其次,李弥逊的《春日即事》同样是五言律诗,创作于大历二年(767年),此时他已经在政治上失意,感受到了寂寞和世态炎凉的情绪,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以及风雨摧残而落花狼藉的景象,表现了他对政治失意后的感慨。最后,项安世的《春日即事二首(其二)》则描绘了春天日常景象中的闲适与感悟。他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春天花开有序、日出时分光影交错的微妙变化,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春日即事二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两首分别出自宋代和中唐时期的五言律诗。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对春天景色的不同感悟和情感表达,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