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诗句释义

1 诗书成志业:指通过学习诗书来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和事业。

  1. 懒慢致蹉跎:指因懒惰而耽误了时间,导致错过机会。
  2. 圣代丹霄远:形容帝王的盛世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有遥远的记忆。
  3. 明时白发多:形容晚年生活困苦,白发增多。
  4. 浅谋堪自笑:指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过于肤浅,不值得别人笑话。
  5. 穷巷忆谁过:指在偏僻的小巷里回忆过去的行人。
  6. 寂寞前山暮:形容前山景色荒凉而寂静,傍晚时分更加冷清。
  7. 归人樵采歌:指归乡的人在山中砍柴时唱着歌声,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通过读书来确立自己的志向和事业,却因为懒惰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机会。曾经繁荣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怀念。对事情的看法过于肤浅,只能自嘲一笑。在偏僻的小巷里回忆过去的行人,傍晚时分更是显得格外冷清。归乡的人们在山林中砍柴时唱起了歌声,表达了他们深深的思乡之情。

赏析

《春日即事二首》是一首表达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的学习、生活、情感状态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反思。

诗人通过“诗书成志业”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事业的执着。然而,“懒慢致蹉跎”则揭示了他在追求过程中的懈怠和拖延,这种态度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和机会的错失。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行为的深刻反思。

“圣代丹霄远”和“明时白发多”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盛世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盛世虽已远去,但留给诗人的却是无尽的哀伤和怀念。这种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浅谋堪自笑”和“穷巷忆谁过”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肤浅思考的自嘲和对过往行人的追忆。这种自嘲和追忆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寂寞前山暮”和“归人樵采歌”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情感状态。前山的寂寞和黄昏时分的寒凉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凄凉,而归人砍柴时的歌声则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

《春日即事二首》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旧与追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