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早起散晨衙,宴坐高堂又日斜。
土燕冲檐时坠草,山禽引子自穿花。
雕镌文字惭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
犹有馀程消退食,东园隙地课锄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内容理解,然后根据内容理解来分析诗人的情感、手法等,最后再赏析诗句。
首联:春日早起散衙(即官员休假),宴坐在高堂又见斜阳西下。
颔联:檐上燕雀冲撞着飞去,庭中落在地上的草叶;山野间小虫儿引子穿花。
颈联:雕镌文字愧对儒家学问,校理刑名重于法家学说。
尾联:还有余程消退食,东园闲地教耕锄瓜。
【答案】
春日早起散晨衙,宴坐高堂又日斜。
土燕冲檐时坠草,山禽引子自穿花。
雕镌文字惭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
犹有馀程消退食,东园隙地课锄瓜。
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早早起床散了官衙,宴坐在家又看见太阳已经向西倾斜。
燕子从屋檐上飞过,有时把落在地上的草叶也带起来;山野中的小虫儿在田间穿行,把瓜藤引向花丛里。
用雕镌的文字,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是读书人,而儒生所要学习的只是儒家学说;我从事司法工作,比那些研究刑法的学者们要重些,因为司法工作关系到百姓的生死。
我还有余暇时间消食,在东园的空地上教孩子们种瓜。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清晨鸡声唤醒了人们,阳光明媚、和风拂面、鸟语花香,人们早早起床散掉衙门,宴坐在宽敞高大的堂屋中,欣赏着斜挂在天边的夕阳。
颔联“燕啄檐间泥堕草,鸠呼庭际树穿花”写庭院中的景致。燕子在屋檐间忙碌穿梭,有时还会把落在地上的草叶衔起;山间的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鸣叫,还把瓜秧儿引到花丛中。这两句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
颈联“雕镌文字惭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表现了诗人的儒者情怀。诗人认为,自己虽然精通儒家经典、学习法律知识,但由于自己的文才不精,不能像雕刻工匠那样精益求精,所以感到惭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谦虚谨慎、勤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尾联“犹有馀程消退食,东园隙地课锄瓜”描绘了诗人劳作的情景。诗人说,尽管自己还有许多时间可以消食,但仍然利用东园空地上的空闲时间教孩子们锄瓜。这句诗表现了农民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整首诗歌以清新淡雅、恬静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田野里的一派宁静、和谐之景,表现了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