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隰荑绿柳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原隰荑绿柳》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排作品,此诗作为应科举考试的命题写景之作,体现了作者出仕的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歧,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他是初唐到中唐之交接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温庭筠擅长七言绝句,其内容多为描写闺情绮怨,其风格以凄清婉丽为主,语言优美,具有独特的韵味。
  1. 诗歌原文
    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
    迥野旷无际,韶光媚兹朝。
    芳草复含土,游子恋故桥。
    遥想金门诏,归心日已遥。

  2. 诗句解析

  • “原隰荑绿柳”:这句描述的是广袤的原野上新长出的柳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 “墟囿散红桃”:墟囿是指古代的一种园林或狩猎场,这里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
  • “迥野旷无际”:形容广阔的田野无边无际,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韶光媚兹朝”:指美好的时光如此迷人,使得每一个早晨都充满期待。
  • “芳草复含土”:芳草再次覆盖了泥土,暗示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 “游子恋故桥”: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桥的依恋之情,桥见证了他的成长和经历。
  • “遥想金门诏”:遥想皇帝的召唤,意味着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
  • “归心日已遥”:表达出内心的向往和期盼,希望早日能够回归故里。

温庭筠的《原隰荑绿柳》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了情感和期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文学成就,还能体会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