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是唐代杨汝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
从公城上来,秋近绝纤埃。
楼古秦规在,江分蜀望开。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作者简介:
杨汝士生活在唐代,其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中内容推测,他可能与当时的文化界有着一定的交往。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应友人之邀而作的,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景色的赞赏之情。
作品鉴赏:
杨汝士的这首《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通过描绘诗人陪同段相公登上张仪楼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楼古秦规在”意味着张仪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江分蜀望开”则描述了江水与蜀地遥相呼应,开阔的视野让人心胸豁然开朗;“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则通过对远山和席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高远的感觉。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
杨汝士的《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友情和雅兴之作。通过对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色和情感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