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终南僧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终南僧》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首联:“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 颔联:“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 颈联:“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 尾联:“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1. 诗歌注释
  • 齐己(864年—937年),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此诗作于唐代。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刻体悟和对红尘世俗的超然。
  • 语言特色:齐己善用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 艺术手法: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1. 作品背景
  •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此时齐己已经出家为僧。
  1. 创作风格
  • 齐己的诗风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风格。
  1. 文化意义
  • 《怀终南僧》不仅是一首宗教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文化状况,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在探讨《怀终南僧》的艺术魅力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 了解齐己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诗歌创作的时代性和个人性。
  • 学习古代汉语和诗歌鉴赏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解读诗歌的内涵。
  • 关注现代对于禅宗文化的研究,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诗歌背后文化和哲学意义的理解。

《怀终南僧》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千古,其所蕴含的禅宗思想、哲学观念以及审美情趣也为后世所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