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巴陵旧游

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
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
日西来远棹,风外见平流。
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巴陵旧游》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日西来远棹,风外见平流。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2. 作者简介

  • 齐己(约864年—937年),唐朝晚期诗人。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湖南长沙市)人。他自号“衡岳沙门”,是一位以诗名世的僧人。
  • 齐己的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所称赏,并以其清润平淡的风格和高远冷峭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
  1. 诗歌鉴赏
  •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怀巴陵旧游》通过对巴陵古城景象的描绘,如“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等,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故乡的深情。
  • 艺术风格与创作背景:齐己在诗作中巧妙地融合佛教出世思想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其诗风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怀巴陵旧游》作为齐己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
  • 这首诗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

《怀巴陵旧游》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和理解此诗,可以更好地把握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