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齐郎中赴海州

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
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齐郎中赴海州》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送齐郎中赴海州》便是其作品中较为著名的一首。
  2. 诗歌原文
    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
    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
  3. 诗句解析
  • 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描绘了京城中官员们忙碌的场景以及远眺的景象。华省是古代朝廷的重要机构所在地,占星则可能指代了朝廷的政治决策或人事调动。孤城望日遥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远望的情感。
  • 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直庐即直宿官衙,此处指官员值夜班时在官邸的工作状态;收旧草可能是指处理旧有的事务或交接工作;行县即出外担任官职,及新苗则暗示着新的开始。
  •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沧海象征着辽阔的海洋,天地相接的景象;暮与朝则分别指傍晚和早晨,暗喻时间的流转。
  • 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闾阎指平民的居所,几家散表示百姓离散,可能是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生活变迁;下车招则是说官员即将离开此地,可能会受到民众的欢迎和邀请。
  1. 诗歌鉴赏
  •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画卷。从孤城的遥远眺望到大海的辽阔连接,从夜晚的宁静到清晨的生机勃勃,每一处都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和情感。
  • 诗中“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一句特别引人注目。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是对官员职责和使命的象征性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 此外,诗中的“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战乱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官员的离去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希望。
  1. 艺术特色
  • 刘长卿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不失其艺术美感。
  1. 历史影响
  • 《送齐郎中赴海州》作为唐代诗歌的佳作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而且在后世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 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1. 现代传承
  •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千年,但《送齐郎中赴海州》依然被许多现代学者和文学爱好者所研究和传颂。
  • 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送齐郎中赴海州》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见证。它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