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
《赋得听松声》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静鸟栖晚,泉清石响秋。
夜来风露冷,独坐听松幽。
远树摇苍翠,孤灯照白头。
何时归故里?此景只堪愁。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生机。诗中“夜来风露冷”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出夜晚的凉爽和寂静,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清幽宜人的氛围。
“独坐听松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树林间倾听自然声音的感受,这种孤独而宁静的状态,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通过这样的描写,诗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更传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内心世界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