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早朝行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日早朝行》是唐代诗人鲍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皇帝在新春之际的早朝场景。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乾元发生春为宗,
    盛德在木斗建东。
  • 东方岁星大明宫,
    南山喜气摇晴空。
  • 望云五等舞万玉,
    献寿一声出千峰。
  • 文昌随彩礼乐正,
    太平下直旌旗红。
  • 师旷应律调黄钟,
    王良运策调时龙。
  • 玄冥无事归朔土,
    青帝放身入朱宫。
  • 九韶九变五声里,
    四方四友一身中。
  • 天何言哉乐无穷,
    广成彭祖为三公。
  • 野臣潜随击壤老,
    日下鼓腹歌可封。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皇帝早朝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庄严而又和谐的氛围。
  • 象征意义:诗中的“东方岁星”和“南山喜气”等元素,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献寿一声出千峰”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 语言表达:诗歌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流畅的韵律感。特别是一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有趣。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政治稳定的时期。皇帝的早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也是国家大事的重要时刻。因此,诗人通过对早朝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状况。
  • 作者生平:鲍防(722—790),字子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主题,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1. 诗歌主题
  • 政治寓意:这首诗虽然主要是描写皇帝早朝的场景,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和社会风气。例如,诗中的“文昌”、“太白”、“太平”等词汇,都与当时的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关。
  • 生活哲学:诗人通过描写皇帝早朝的场景,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艺术特色
  • 比喻修辞: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望云五等舞万玉”,将皇帝的早朝仪式比作一场盛大的舞蹈,既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又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 对仗工整:诗歌的对仗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尤其是“官街鼓”与“朱绳前”等词语的使用,更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 文化背景
  • 历史知识: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例如,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格局。
  • 文化传统:《元日早朝行》不仅反映了唐代的政治文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些观念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元日早朝行》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和丰富内涵的诗歌。它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对于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相关推荐